当前位置: 首页 / 威澳门尼斯人官网欢迎您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统计业务 / 统计分析

2022年拉萨市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6 17:35
来源:统计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2022年,我市建筑行业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回落明显,造成我市建筑业产值下降明显。资质内建筑企业地域分布不均,在库有工程量的企业减少等问题,制约着我市建筑业的发展。

一、建筑业运行呈现主要特点

(一)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占比较大

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工程产值共计119.28亿元,同比下降38.6%,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1.7%;安装工程产值完成9.57亿元,同比增长199.7%,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4%;其他产值完成1.23亿元,同比下降63.3%,占建筑业总产值的0.9%。

图一:2022年产值分布情况

(二)按行业分,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下降明显

从增速来看,2022年我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51.58亿元,同比下降46.1%,降幅较上季度回落11.9个百分点。

图二:分行业完成产值情况

从比重来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76.94亿元,同比下降25.4%。其中,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68.40亿元,占比最大,占88.9%,同比下降28.5%。

(三)分县区来看,堆龙德庆区增速较快,城关区占比最大

从增速来看,仅有墨竹工卡县完成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228.9%,增速上季度增长了108.0百分点拉动全市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0.2百分点,其余县区均为负增长。

从占比来看,城关区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89.06亿元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的68.5%其次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9.91亿元占比15.3%;柳梧新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5.73亿元,占比为12.1%

表一2022各县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县区

2022

2021

增速

拉萨市

130.09

200.89

-35.2

城关区

89.06

143.61

-38.0

堆龙德庆

1.74

6.81

-74.5

达孜区

———

0.25

——

林周县

2.48

3.55

-30.1

当雄县

0.17

0.31

-45.3

尼木县

/

/

/

曲水县

0.04

0.14

-74.1

柳梧新区

15.73

22.85

-31.2

墨竹工卡县

0.67

0.20

228.9

经开区

19.91

22.67

-12.1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0.29

0.48

-40.1

(四)从控股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共计3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97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63.8%,对全市建筑业贡献率达62.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建筑业企业占比回落

2022年,我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中,民营建筑业企业共计114家,完成产值47.11亿元,占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的36.2%,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民营建筑业企业虽然个数较多,但企业规模较小,完成产值占比不到40%。

(二)签订合同额下降明显

2022年,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都呈下降趋势致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签单困难,签订合同大幅下降。202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仅为303.37亿元,同比下降31.8%,降幅上半年扩大了16.7个百分点,低于建筑业产值增速3.4百分点

(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2022年,近五成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利润总额亏损2.59亿元,其中,产值千万以上亏损的建筑业企业共21,亏损1.28亿元产值不足千万的中小微建筑业企业共75家,亏损1.24亿元,企业不盈利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一)提高本地企业在建筑业市场的占有率

各部门应加强对建筑业企业的培育、帮扶力度,切实提高本土企业在建筑业市场的占有率,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地建筑业企业在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本地企业优先承接本市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在巩固和扩大本地市场的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各项措施积极开拓对外市场,走出家门,承包工程,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相关部门应简化资质审查、工程项目审批等审批流程,进行线上审批,线下加强监督,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的政策,鼓励更多建筑业企业落户拉萨。

(三)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股份制、组建集团企业等形式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整合资源,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市场竞争力资质等级高的大建筑业企业。引导支持小企业按照做专做精原则,向专业化技术性方向发展鼓励企业整合资源,创造条件晋升资质拓展业务。

责任编辑:陈芹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XML 地图